点击 信创纵横 并设为星标⭐️ 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编者按:2023年元旦,我们再次对2022全年在信创纵横、信创咨询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公众号发布或解读过的重大信创事件进行了梳理和盘点。遴选出了2022年度信创领域十大事件,详情具体如下。
编辑|信创纵横公众号(ID:xinchuangzh)出品 | 安东工作室作者|安东转载|请注明出处岁末年初,又到了年终信创产业盘点和预测的日子。我们曾连续两年在岁末年初推出不同方向的榜单和总结:“2020年度信创领域十大事件”以及“2021年度最看好的国产打印机复印机”榜单(详见文末),得到了信创垂直领域众多厂商、客户等同行的积极参与、支持和认可。不仅参与度、阅读量、转发量很高,也让众多行业领域、产品方案等得到了相关部门及客户的参考和重视。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尽绵薄之力推动我国信创产业的发展。
2023年元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再次对2022全年在信创纵横、信创咨询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公众号发布或解读过的重大信创事件进行了梳理和盘点,提炼出了近百个中国信创产业重大事件。另外,从2020年5月开始,我们便一直运营新数创社群(是目前信创圈最早建立的私域信创社群),目前已近万+会员规模。此次,我们从社群通讯录中联系了60位信创业界专家,并对我们初步选出的近百个信创产业重大事件进行打分推荐,最终遴选出了10个得分最高的“十大事件”。2022年是我国信创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信创产业面临美国全面打压、生产科研面临新冠疫情反复干扰的一年。这一年,信创产业自立自强形成全社会共识,政策支持信号更加清晰,信创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信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创产品市场生态更加健全。
“新数创”社群的60位信创业界专家,打分遴选出的10个得分最高的“十大事件”中,事件一至事件四属于“信创政策类”,主要反映了我国信创产业在政策方面的一些新举措、新动向以及新认识;事件五至事件六属于“信创环境类”,主要反映了我国信创产业所面临的一些外部环境;事件七至事件十属于“信创热点类”,主要反映了2022年我国信创产业在资本市场、信创云以及网络攻击、开源根社区等方面的热点话题。
接下来,我们先列出”2022信创领域十大事件“,让大家一睹为快!
NO.01. 科技自立自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信创政策持续加码NO.02.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推动信创产业进一步发展NO.03. 国资信创新政,助推央国企”数字化+信创化“融合发展NO.04. 央行千亿贴息贷款,优先支持国产自主品牌设备NO.05. “国家云”横空出世,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呼之欲出NO.07. 俄乌冲突,凸显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NO.08. 网络攻击触目惊心,信创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NO.09. “专精特新+信创”类企业纷纷上市,信创板块成A股热门NO.10. 开源社区不再中立,国产操作系统加紧部署根社区从近期信创企业披露的业绩来看,2022年信创企业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度下滑。据估算,2022年信创全行业规模比2021年大幅缩减50%左右。造成2022年信创规模大幅下降有表面和深层两个层次的原因。
表面原因是信创经费紧张,而深层原因是信创产品供给不足。从表面原因来看,2022年是全球新冠疫情的第三个年头,在防疫抗疫过程中,各地政府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人员隔离、流调等方面,使本来用于信创的预算骤然减少。
从深层原因来看,起步于2018年的党政信创已持续开展了4年多,党政领域的公文传输和网上办公等国产化替代已基本完成,从2022年起重点已从党政信创转为行业信创。金融、电信、电力、石油、医疗、教育等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既是信创的重点,也是信创的难点。与党政信创涉及的公文传输系统和办公系统对信创产品的要求较低不同,行业信创涉及各行各业的网信基础设施、生产运营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对软硬件产品的实时性、稳定性、兼容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要求极高,目前在党政办公系统中已实现替换的国产信创软硬件产品,大多不能很好地满足关基行业的信创需求。
正因此,国家各相关部门在2022年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信创相关政策。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IT从业人员,对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信创产业的重视和参与度均达到新的高度。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十四五规划”首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这是在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大背景下的重大战略抉择。《求是》杂志今年三次发表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的署名文章,强调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主线。
2022年1月6日,发改委公开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到2025年国家电子政务网要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安全可靠应用,建立安可应用推进长效机制,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全流程安全可靠。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明确指出到2025年在线政务要翻一倍,行政办公及电子政务要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重要政策,旨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更早些时候,国家围绕“网络强国”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应该说,“应替尽替、能替尽替、真替真用、管用适用”是在很多领域普遍适用的重要原则。信创是常态,非信创才是例外。今年下半年,国家各部门密集出台了一些与国产自主、行业信创等相关的政策。据悉9月下发的79号文,要求所有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全面替代,还新增了到2027年的量化要求:明确提出“到2027年,央企综合办公、涉密领域全面替代,企业内部网信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系统应替尽替,生产运营系统能替尽替”的替代要求。2022年10月16日,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从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提出了全面深入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助力供给侧有效畅通,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引领创造新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着重突出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积极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才能以高效率的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如果说以往中办、国务院以及各大部委印发的信创相关文件,更多是从政策层面推动我国信创产业的发展;那么,此次发布的《纲要》,从需求侧打开一个更大的豁口,从市场机制上给供给侧的信创产品,乃至整个信创产业带来更加持久、更加长远的影响和推动。未来,在“政策+市场(内需为主)”双轮驱动下的信创产业,将步入持续、稳定、长期的快车道!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并要求各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每季度末将有关进展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确定了未来多地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带动对服务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的批量采购,成为信创行业增长的主要发力点。国产化的软硬件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信创有望加快国产化进展,走向业务系统发展阶段。据估算,东数西算每年投资体量会达到几千亿元,机构也预测每年将拉动4000亿元投资,且对相关产业会有巨大的撬动作用,派生效应下将造就一个年万亿级别的大蛋糕,大大超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体现了数字经济在当下的硬实力,也必将给信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党政信创的顺利推进,切切实实提升了我国电子政务安全可控的水平,带动并初步形成了以“信创CPU芯片+信创操作系统”为基础的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但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安全水平,早日破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隐患,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统领,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主线,以党政机关和重要行业领域持续深化信创工作为抓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信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而以一些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为代表的重要行业领域的信创,在“十四五”期间,势必也将实现应替尽替、能替尽替;促进重要行业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电信、能源、金融、交通、邮政、水利、应急管理、卫生、社会保障、国防科工、广播电视等行业领域的关基安全更要积极推进信创的进程。充分重视关基供应链安全管理。
2022年8月2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前期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进行总结,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从央企层面陆续进行相关动作推动信创,推动数字底座的国产化,以央企为先锋的数字化转型和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推进。2022年9月底下发的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要求所有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全替代,这让信创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79号文核心内容可归纳如下:1、全面替换(央企信创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2、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经营管理系统) 3、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4、2027年100%完成。从79号文可见,国家推行信创产业的意志非常坚定,也凸显信创产业未来巨大市场价值。2022年10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公告,批准国家标准——GB/T39204 2022《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正式发布,并将于2023年5月1日实施。《要求》首次正式给出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以下简称“关基行业”)的定义:即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信息设施。”因此,在几大关基领域推进行业信创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2022年9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在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背景下,相关央国企一直以来承担着技术引领、自主可控的重要责任,是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作为重要的科技型央企,中国电子和中国电科有望进一步深化产品业务、上市平台等方面协同,旗下上市公司将成为改革的先锋表率。另外,国资委也很有可能会推动两家信创央企拿出其相关业务,组建更专业的集团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寻求攻关突破。2022年12月5日,中交集团发布国产电脑终端采购框架协议招标项目,全部为通用型办公电脑终端,包括电脑设备的采购、售后支持及相关服务的框架招标。根据中交集团招标文件披露,为全面落实国家网信领域战略,中交集团将在全集团范围推进国产终端电脑的推广使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的自主可控水平。本次招标通过形成国产终端采购框架,支撑后续国产终端的替换应用相关工作。涵盖当前主流的CPU技术架构路线,包括ARM(如华为麒麟或者飞腾)、LoongArch(龙芯)等,全部为通用型办公电脑终端。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信创政策进一步落地,央国企信创“台账”或将陆续出台,将对未来3-5年的国产PC的出货量形成指引。现阶段看,信创主要为政策主导,通过政府补贴、央国企率先试用、政策规定等手段,促进信创产品在用户侧打磨,促进信创企业走向盈利正轨。未来,随着信创产品的性能和成本持续优化,生态更加完善,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提升,以及B端和C端消费者对安全和供应链稳定需求的释放,信创将有望从政策驱动转为需求驱动。根据亿欧智库报告,随着信创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信创从以“2+8”行业发展为主,逐渐过渡到N行业,行业逐渐细分的同时,信创产品也越来越接近C端消费者,因此“应用-反馈-升级迭代-再应用”正向循环加速。信创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而央国企作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主力军,走一条数字化与信创化融合发展之路,是以“转型”与“创新”应对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最佳选择。我们认为,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和信创化工作需紧密结合,按照“新两化融合”的实施策略统筹推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利用信创化夯实安全可信底座,借助数字化赋能央国企的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信创观察 | 央国企信创新政将撬动行业信创数万亿市场!
中国电子与中国电科有望从产品业务、上市平台等方面展开合作
关基信创加速 | 国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发布
央国企信创“台账”陆续发布,行业信创从政策走向需求驱动
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央国企传统ERP该如何实现信创突破?
央国企如何走好信创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之路?
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政策贴息、专项再贷款的方式来支持高校院所、医院、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截止日期均为2022年12月31日。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新型基础设施等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总体规模为1.7万亿,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申请贴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2022年12月31日前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展期可达三年 。据了解,此次政策提出:原则上采购国产仪器,采购进口仪器,要经过专家评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2022年9月28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额度2000亿元以上。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加上此前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
9月下旬,监管部门鼓励21家全国性银行在1-7月新增1.7万亿元左右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12月鼓励再新增1万亿-1.5万亿元,各家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原则上不低于30%。
投向领域主要是教育领域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重要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航空航天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等16类领域、128个细分领域。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审定通过各地申报的第一批项目5838个,项目贷款总需求2万亿。目前第一批项目已推送给21家经办银行,要求各机构加快对接。第二批和第三批项目正在评审和陆续申报。
据媒体报道, 此系列政策对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项目提出了重点审核条件,文件显示,人民银行将优先审核和支持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项目:一是采购国产自主品牌设备;二是采购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设备;三是获贷主体使用自有资金支付设备购置货款20%以上。
9月14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小范围下发了一个更为明晰的红头文件——《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专项贷款重点支持范围包括: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及仪器设备更新升级、学校数字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提档升级,高性能计算系统,信息中心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数据中心的国产代替、实验实训等资金的投入建设。要求各个学校于9月18号前提交建设内容。
为了扩大市场需求,国家卫健委在2022年9月23日也发布了国卫办财务函[2022]313号文件《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文件提出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期限2年,申请贴息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调查工作的通知》,向各地卫生健康部门收集贷款需求和贷款资金初步使用方向。
这些政策仿佛给县域医疗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有不少家县级医院快速申请到了这批贷款,开始布局谋划未来。行业专家透露,整体政策的变化跟医保和国家现在的情况有关,以前的医疗关注点在做手术和高精尖技术,而现在,国家将重点关注视角放在了基层和县级医疗上。
2022年7月12日,在国资委组织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新媒体的一则消息“中国电信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统筹开展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加快构建推动云原创技术生态”,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国家云”的提法第一次通过国资委的官方渠道正式提出,“天翼云”的“国家云”身份似乎也得到了国资委的确认。在2021年12月,在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电信与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五家央企共同签署了天翼云增资扩股框架协议,五家央企作为股东背景的天翼云坐实了“云计算国家队”的位置。2022年5月,中国电信在开封首次打出“争做国家云,电信勇担当”的宣传广告,第一次提出了“国家云”的口号。直到2022年7月天翼云的“国家云”称号得到国资委确认。不过,中国电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科等众多央企也都分别打造了中国电子云、移动云、联通云、中国电科云等自已的云平台,并都宣称是云计算国家队。此外,同方、浪潮、曙光、紫光等一些具有国企背景的企业,也都宣称自已是云计算国家队。这一方面是各央国企对自身业务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国资委和其他部委对各央国企的一种期待,或布置给央国企的一项任务,能否真正担当起这些称号,还需要各央国企自身的努力。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市场的口碑”,不管国资委和其他部委给予央国企什么称号,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自立自强,不能承担起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这些称号都是毫无意义的。具体到天翼云是否能名副其实地担当起“国家云”的称号,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能否承担起即将启幕的“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建设,如果天翼云不能承担,或即使承担但主要是集成了其他云厂商的技术和产品,那么这个“国家云”的称号也会随之烟消云散。2022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六项基本原则、两阶段目标和五大体系任务。特别是在第五项任务“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中,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的具体任务,并明确提出“国务院各部门政务云纳入全国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统筹管理。各地区按照省级统筹原则开展政务云建设,集约提供政务云服务。探索建立政务云资源统一调度机制,加强一体化政务云平台资源管理和调度。”《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数字政府建设,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具体负责组织推进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强化统筹规划,明确职责分工,抓好督促落实,保障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进。”国务院新成立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区各部门建立的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只是国家、各地区、各部门政务云平台建设的领导机构,全国统一政务云平台的具体建设运维可能会在传统系统集成建设模式、事业单位建设运营模式和企业建设运营模式等三种模式中选择,其中,企业建设运营模式由于已有数字广东、数字浙江、数字安徽、数字海南等各地方政府多年的创新实践经验可供借鉴,成为最有可能选择的模式。天翼云被国资委确认“国家云”身份,虽然对天翼云在市场推广和品牌推广方面有很大帮助,总体上会对所有竞争对手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但是,此举也可能造成对天翼云的反噬,即天翼云在条件并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提前加冕“国家云”身份,可能会使本来相互竞争的其他对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正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群雄争霸、天下未定之时,最需要做的事应该是筑墙积粮,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而不应该是争相称王。毕竟云计算是一个技术活,到底谁能成为真正的“国家云”?谁能为全国统一政务云平台做出更大贡献?这需要自身具有响当当的技术产品来证明,更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检验,不是一顶帽子和一个称号所能决定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数智观察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全国数字政府省级政府平台公司盘点
信创观察 | 关注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下的信创云建设
信创观察 | 央企贯彻落实信创替代,信创云厂商应如何全栈赋能?
信创观察 |“数字政府”建设意见出台,如何影响信创产业未来10年?
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实施围剿的动作不断升级,制裁措施也从行政指令上升到立法禁止,制裁范围已从半导体扩展到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制裁对象已从对企业制裁延伸到禁止人员交流。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将一意孤行地与中国科技脱钩,中美科技冲突正在不断加速。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2022》(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让这项高达2800亿美元的草案真正变成了法律。其中,《芯片法案2022》是该项法律的三项主要内容之一,共包括390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激励计划》、110亿美元《商业研发和劳动力发展计划》、2亿美元的《美国劳动力和教育基金》、20亿美元的《国防部国防基金》、5亿美元《国际技术安全和创新基金》等五项计划和基金,合计527亿美元。
《2022年芯片法案》规定了大基金资助条款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性条款。如禁止接受联邦资金资助的企业在那些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特定国家扩建或新建某些先进半导体工艺的新产能;禁止接受美国大基金资助的公司在中国和其他特别关切国家的扩建某些关键芯片制造;禁止获得联邦资金资助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禁止条款的有效期限为10年,如果接受方在中国或其他相关外国进行涉及半导体制造能力实质性扩张的重大交易,将导致该接受方丧失抵免额,并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
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法案限制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针对性非常明显。
2022年3月28日,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代号为“Chip 4”的新计划——提议成立一个由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意在利用这个组织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如果“Chip 4”真能如美国所愿成立,不仅覆盖了EDA、IP、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90%以上半导体上游供应端,还控制了几乎全部的先进制程芯片设计端,并且也控制了全部14nm以下的先进制程制造。由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企业都使用了比例较高的美国技术,同时与美国企业都保持着密切长久的合作关系,受美国技术、产品、市场、生态的影响很大,加入美国的“Chip 4”也是各国企业不得不作出的一个选择。
2022年12月6日,台积电正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工建设5nm工艺的12英寸晶圆厂,标志着“Chip 4”取得重大实质进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董事长刘德音、总裁魏哲家等全员到齐,美国总统拜登、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高规格出席。苹果 CEO 库克、英伟达 CEO 黄仁勋、AMD董事长苏姿丰、英特尔(Intel)等悉数出席。开工仪式上,台积电宣布投资额从120亿美元提升为400亿美元。第一期5nm制程预期明年第一季会正式进入装机阶段,2024 年量产,2025 年将满载月产能将达 2.5 万片;然后着手兴建 Fab 21 第二期,并导入3nm 制程,预计 2026 年进入量产,约月产能 2.5 万片。
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过《联邦公报》网站正式宣布对其出口管制的更新措施,旨在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该更新措施一方面对某些高级计算半导体芯片、超级计算机最终用途交易以及涉及实体清单上某些实体的交易实施限制性出口管制,另一方面对某些半导体制造项目和某些集成电路(IC)最终用途的交易实施了新的控制。
在2022年10月18日日本电子展上,村田电子(MuRata)正式宣布“将继续打造两套重复的供应链体系,一个针对美国主导的经济集团,一个针对中国主导的集团。”
苹果公司在宣布将长江存储的NAND存储芯片纳入其苹果供应链后,进一步声明长江存储的NAND存储芯片只用于中国大陆手机销售,而不在世界其他市场的苹果手机中出现。同时,苹果生产线正加速向印度、越南转移,试图减少苹果手机装配对中国代工生产的过分依赖。
2022年8月底,英伟达发布公告称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对英伟达未来向中国出口的A100和即将推出的H100集成电路实施了新的许可要求。2022年11月英伟达对外正式宣布已经开始向中国客户提供一种出口限制的高端芯片A100 的替代品A800。
美股芯片板块大跌&中国信创股大涨,说明了啥?
继“芯片法案”后 美国还会出什么大招?
这场最新的霸权制裁,最终会卡住谁的脖子?
中国与美国,谁脱谁的钩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西部城市卢茨克传出爆炸声。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乌克兰局势发表紧急电视直播讲话时表示,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俄乌冲突全面升级。市场一开始以为俄乌冲突可能将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结束,可没想到,从年头打到年尾,俄乌双方依然在泥潭中深陷,何时结束冲突似乎遥遥无期。地缘局势的不稳定,也使得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动荡,尤其是能源市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品价格受到较大影响。在俄乌冲突后续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科技巨头们已经展现了其数字权力体系,动用信息操纵、生态封禁、技术断供三种路径,对俄罗斯进行了围剿。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欧美科技巨头集体对俄“宣战”,或积极或被动地参与到这场数字地缘冲突中。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相继宣布了制裁俄罗斯的消息,全球科技巨头也卷入纷争,不仅互联网巨头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Roku、Tiktok切断了俄罗斯的传播口径,手机巨头苹果,PC巨头惠普、戴尔、联想,汽车巨头宝马、通用、沃尔沃等都向俄罗斯断供;更深入的层面,包括Oracle、SAP等企业云服务商,以及一切电子信息设备服务底层的芯片厂英特尔、AMD、台积电等公司,均对俄罗斯采取限制行动。俄乌冲突引发的“数字冷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权力的构成和运行过程。科技巨头脱下“商业自由”的外衣,作为一股地缘政治势力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家间的纠纷与冲突,其所展现的惊人破坏力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公众对于商业公司权力边界的认知。俄乌冲突的“数字空间战线”加速了全球数字地缘空间的体系分裂,科技巨头的角色转变推动了新型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必将为国际政治格局重塑带来深远影响。随着俄乌军事冲突而引发的科技制裁不断升级,也引发了关于“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的讨论,继而将「信创」议题又推上新的高度。“信创”一直被视作全面推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而外部环境越错综复杂,就越能凸显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信创观察 | 从“俄乌冲突”看我国开源产业的风险与挑战
信创观察 | VMware停服俄罗斯:全球都坐不住了,我们该怎么办?
盘点 | 俄乌网络对抗最新动态
俄乌战争启示录 |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俄乌战争戳穿美国谎言,马斯克“星链”加入俄乌冲突
今年6月22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发布的一则公开声明冲上了微博热搜。声明称,近期学校电子邮件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对学校正常教学生活造成负面影响。6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官方发布警情通报,此事件为境外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9月5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使用了40余种不同的专属网络攻击武器,持续对该校开展攻击窃密,窃取校园网关键网络设备配置、网管数据、运维数据等核心数据。类似西北工大校园网受网络攻击的事件远不止一起。2020年6月2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也曾受到网络攻击,出口防火墙设备突发异常,造成校园网出口意外中断。通过排查发现,设备异常原因为从校外经过IPv6链路突发大量攻击包,超出设备处理能力上限,造成出口防火墙超载。早在2017年5月,中国青年网就曾报道,一种新型勒索病毒爆发并在国内一些高校教育网、校园网造成严重影响,致使许多实验室数据和毕业设计被锁,包括山东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在内十几家高校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师生注意防范。8月12日晚开始,全国多地高铁大面积晚点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有媒体认为与年初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上海某公司向境外出售中国高铁数据有关,怀疑铁路数据泄密、遭到网络攻击!前不久,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我国首例涉及到高铁运行安全的危害国家安全类事件。根据了解,这起案件的是数据安全法实施以来,第一起专用数据被定性为情报的案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起利用高铁运行数据危害国家安全环境的案件。根据办人员的调查,涉及此案的境外公司合作的对象是某西方大国的间谍情报机关。经鉴定,国内的两家公司为境外公司搜集、提供的数据涉及铁路GSM-R敏感信号,GSM-R是高铁移动通信专网,直接用于高铁列车运行控制和行车调度指挥,承载着高铁运行管理和指挥调度等各种指令。境内公司的行为是《数据安全法》《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令禁止的非法行为。相关数据被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鉴定为情报,相关人员的行为涉嫌《刑法》第111条规定的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情报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通信信号处主管姜永富说:“非法采集行为本身,不会影响高铁无线通信正常运行。但不法分子如果非法利用这些数据通过网络故意干扰或恶意攻击,严重时将会造成高铁通信无线中断,影响高铁运行秩序,对铁路的运营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大量获取分析相关数据,也存在高铁内部信息被非法泄露,甚至被非法利用的可能。”不仅是在中国,近年来,伊朗屡屡遭到网络攻击,影响非常严重。据伊朗国内的法尔斯通讯社报道,2021年7月9日,伊朗铁路系统遭遇网络攻击,攻击者在全国各地车站的显示屏上大肆发布关于火车延误或取消的虚假信息。显示屏上的通报信息提到,火车因网络攻击而长时间“延误”或“取消”,并敦促乘客拨打电话查询更多详细信息。而这里留下的,恰恰是伊朗最高领导人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办公室的座机号码(64411)。但伊朗铁路系统当前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同一天早些时候,伊朗各地火车突然爆发电子跟踪系统失灵。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国家网信办称,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国家网信办表示,网信部门将依法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力度,通过执法约谈、责令改正、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下架、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依法打击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除了滴滴的数据泄露事件外,近年来还发生了5.38亿微博用户及其个人信息被泄露、百万蔚来用户数据被窃取售卖……等等一系列重大数据安全事件。究其原因,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露,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威胁范围全域覆盖,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些数据安全事件影响重大深远,有些已超越技术范畴和组织边界,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产生影响。当前,在政策合规要求和市场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防护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国家正式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据20条”,要求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数据安全在顶层设计层面和底层要素层面均受到高度重视。在数据安全领域,当前普遍对于数据应用安全、网络安全软件技术和攻防保障体系的关注更高,数据存储处理等底层基础设施的安全能力则较少被关注,距离形成软硬协同、从底层设施上层应用贯通的系统化内生数据安全体系还有较大差距。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近期举办了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讨会,并发布了《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究报告》。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被着重提及,并将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数据存储层安全、数据计算层安全、数据处理与应用层安全等四个重要维度全面系统分析了数据安全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问题、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以及数据安全优势。值得称道的是,该“研究报告”也是国内首份系统阐述存储系统数据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用户在数据存储选型时,提供很好的参考与依据。(关注信创纵横公众号,后台回复“存储安全”可免费下载研究报告电子版)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主张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在今年419讲话六周年的当天,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简称“CVERC”)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蜂巢”恶意代码攻击控制武器平台分析报告》(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对美国中情局主战网络武器进行了预警。CVERC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全球互联网和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美国情治部门的“情报站”。“现有国际互联网的骨干网设备和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中(服务器、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上网终端),只要包含美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就极有可能包含零日(0day)或各类后门程序(Backdoor),就极有可能成为美国情治机构的攻击窃密目标,全球互联网上的全部活动、存储的全部数据都会‘如实’展现在美国情治机构面前,成为其对全球目标实施攻击破坏的‘把柄’和‘素材’。”在报告最后,CVERC提醒广大互联网用户,“美国情治部门的网络攻击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针对带有美国“基因”的计算机软硬设备的攻击窃密如影随形。避免遭受美国黑客攻击的权宜之计是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设备”。史无前例!七部委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首份《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存储安全至关重要
不该被忽视的“存储安全”
美国用“酸狐狸”攻击中俄,网络战硝烟似起,这个“后门”如何关掉?
西北工业大学遭网络攻击调查报告发布,源头竟是美国国安局
美国网攻西工大另一关键图谋曝光:查询中国境内敏感身份人员信息
关于美国中情局主战网络武器的预警
拆解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
信创解决方案 | 某金融机构身份国产化LDAP目录服务建设案例分析
伊朗国家铁路频遭网络攻击,各地车站屡现混乱
2022年以来,A股已有龙芯中科、海光信息、华大九天、星环科技、麒麟信安等具有专精特新稀缺属性的信创相关企业成功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初,登上A股IPO敲钟舞台的海光信息尽显王者风范。开盘即大涨94.44%,市值最高近两千亿元,缔造了今年最大的半导体IPO。近日,达梦数据科创板IPO顺利过会。券商研报指出,当前还未上市的企业中,麒麟软件、飞腾信息、统信软件、人大金仓等在业务规模等方面均已向A股上市公司看齐。我国信创产业生态持续繁荣,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信创企业加快壮大背后,今年“数字经济”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单独成段表述,实现“安全可控”成相关政策文件着重强调之处,北京、深圳等多地则通过推动信创采购加速产业布局。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下半年信创引领计算机板块行情。券商研报显示,2022年度内计算机板块在随大盘波动下行的大趋势中,存在着1月、5-7月两轮结构性行情及10月以来靠信创板块走出的独立大行情。据金融终端数据,10月仅16个交易日中,信创板块指数累计涨幅达25.1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跌幅为-4.33%,今年全年信创板块涨幅超10%,成为A股十大热门板块之一。专精特新企业作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利器,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推动下,成为各地大力扶持、培育、招引的对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各地重点锁定的招商目标。相关数据显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上市企业达到719家。从地理区域上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其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达到213家,占总数的29.62%;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达到86家,占总数的11.96%;粤港澳地区的企业达到76家,占总数的10.57%;三个区域的上市企业数量超过总数的50%。从省份分布来看,7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其中,广东上市的企业最多,达到80家,占总数的11%;其次是江苏,上市企业为73家,占总数的10%;第三、第四、第五名分为浙江、上海、安徽,上市企业分别为61家、55家、44家,占比分别为8%、7.6%、6%;前5个省市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313家,占总数的43.5%。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大于10家的共有18个省份,共670家,超过总数的90%。数据显示,今年科创板全年筹资额超过主板,占比超过40%,名列筹资额首位;创业板列IPO数量第一。“专精特新”企业占上市新股总数比例上升,占比为历年最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这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一大趋势。在上市新股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百家;其中科创板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最多,占当年全部专精特新新股的38%。“专精特新+信创”企业IPO家数和融资额比例增加,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科创板和创业板,甚至北交所都鼓励这类“专精特新+信创”企业上市,有政策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是这类企业本身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是由这些“专精特新+信创”企业所扮演的解决“卡脖子”问题及“数字化转型”的利器角色决定的。我们预计,未来这种“专精特新+信创”类公司会越来越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也会推动中国的数字经济继续向高质量发展。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表示:“IPO行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IPO占比逐年增加。由于发展‘硬核科技’企业已成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科创板、北交所服务创新企业的定位,近年来,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以及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占比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名列前茅,而金融行业筹资王的宝座再次被以上行业超越。”这就不难理解,在今年8月初登上A股IPO敲钟舞台的海光信息,为何开盘即大涨94.44%,市值最高近两千亿元,缔造了今年最大的半导体IPO。
31省市“专精特新”政策汇总
开源社区以其技术中立、使用免费的特性,近年来成为全球软件产业、网信产业的进步创新,乃至整个数字经济生态链的主流发展趋势。开源技术已经渗透到网信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还是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软件,基本上都是基于开源来打造。而开源社区作为开源创新的资源汇聚平台,还具有思想碰撞、技术建设、项目孵化、商业运作等多重职能,对一国软件产业甚至网信产业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剧烈动荡,开源社区自我标榜的无国界原则受到挑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俄乌冲突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科技制裁。俄乌冲突后,Ubuntu 开发商 Canonical宣布对俄罗斯企业停止支持和专业服务。这不是第一家在“危机时刻”按下“暂停键”的开源操作系统及社区,今年3月初,SUSE和RedHat也先后宣布不再支持俄罗斯相关业务。
2022年4月,Github宣布关闭了俄罗斯境内的所有账号,俄罗斯境内的开发者和用户无法得到Github开源社区的最新代码,也无法获取开源社区的持续维护。而在更早时候GitHub已屏蔽了所有伊朗、克里米亚、古巴、朝鲜和叙利亚的账号。GitLab也在2019年宣布,停止招聘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人担任网络可靠性工程师及支持职位。SUSE、RedHat、Ubuntu等开源软也就纷纷对俄罗斯企业停止支持和提供专业服务。
Github、Gitlab以及其他开源软件企业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断供”行为,刺破了开源社区的中立性幻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软件产业自主发展敲响了警钟,即开源软件并不会永远免费获得,美国等开源社区的上游掌控者可以随时断供对下游软件开发者的服务。如果开源软件的根社区不掌握在自已手中,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供应就始终会像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能会随时落下来。构建中国自主创新的“根技术”和拥有自己主导的“根社区”已成为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关键制约环节,也成为我国掌握科技发展主导权、发言权和话语权,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
国外开源社区的这一系列做法引发国内用户、产业界对开源操作系统供应链安全隐患的担忧。目前,统信、麒麟、华为、阿里等国内基础软件领先企业都在积极部署基础软件开源根社区,Deeping深度社区、OpenKylin麒麟社区、OpenEuler欧拉社区、OpenHarmony鸿蒙社区、OpenAnolis龙晰社区正逐渐成为国产自主可控基础软件开源根社区和底层技术来源。
2021年,中国Linux桌面操作系统出货量首次超过5%,预计到2025年,中国Linux操作系统出货量将超过20%,中国市场整体占有率超过10%,中国也将成为最大的Linux桌面市场,具备发展独立生态的基础、引领Linux桌面系统发展的能力。此外,从技术能力和规模上看,中国主要Linux操作系统公司的研发人员规模,已经超过Ubuntu、SUSE,位居全球前三。因此,中国已经具备建设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的天时、地利、人和。
2022年5月18日,“根深繁茂 源创无限”——打造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桌面系统根社区deepin线上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统信软件宣布,将以深度(deepin)社区为基础,建设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打造中国桌面操作系统的根系统。资料显示,深度(deepin)社区隶属于统信软件,自2008年建立以来,已经持续发展了15年,是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活跃度最高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之一;同时,深度社区也深受全球开源爱好者喜爱,具备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开源操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操作系统发展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开源就无国界、绝对安全,要想避免受制于人,还需要掌握开源操作系统的发展权、社区主导权。这次Ubuntu停服事件,再次证明中国的操作系统不能依托Ubuntu等商业厂商控制的发行版,而应该从Linux内核、其他开源项目、自研项目组件开始,面向桌面应用场景,构建一个全新操作系统架构和开源社区。Deeping深度社区是由统信软件于2008年发起成立的以桌面操作系统为主的开源社区, 已经持续运营15年, 是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活跃度最高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之— ,已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深度操作系统(deepin)自2015年开始,就放弃基于Ubuntu作为上游,而选择了Ubuntu的非商业上游社区Debian作为研发的基础,提前做了未雨绸缪的考虑和准备。
OpenKylin麒麟社区是由麒麟软件于2022年6月24日对外正式发布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这是麒麟软件主导发起成立的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开源根社区openKylin。openKylin 社区旨在以“共创”为核心,在开源、自愿、平等、协作的基础上,通过开源、开放的方式与企业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体系,共同打造桌面操作系统顶级社区,推动 Linux 开源技术及其软硬件生态繁荣发展。经过不到6个月的发展,目前社区单位会员已突破120家,社区注册用户超过9万。软硬件厂商、非营利性组织、社团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入,共同构筑桌面操作系统新生态。不到一个月时间,openKylin0.7体验版发布,支持PC、平板双模式。2022年9月5日,麒麟软件在“星光麒麟”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推出万物智联操作系统系列产品。11月初,首个跨平台联动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openKylin 0.9正式发布。openKylin不断新增功能、升级优化模块、修复问题,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
2019年12月,华为将基于Linux内核+GNU而开发的EulerOS操作系统正式开源,并更名为openEuler,定位于从服务器,到云、到边缘计算,到CT和OT的嵌入式场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统一的开源操作系统。秉承“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成立openEuler开源社区。华为现已将openEuler社区无偿捐赠给开源原子基金(OpenAtomFoundation)运营的操作系统开源平台。OpenEuler欧拉社区通过开放的社区形式与全球开发者共同构建—个开放、多元和架构包容的软件生态体系, 孵化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覆盖数字设施全场景, 推动企业数字基础设施软硬件、应用生态繁荣发展。OpenEuler欧拉社区目前已汇聚全球340多家企业,吸引近万名开源贡献者,版本下载量累计超过54万次。欧拉系的装机量累计超过170万套,新增市场份额达到19%以上。2021年11月9日,欧拉开源操作系统全量代码,品牌商标、社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资产,全部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官网可查) 。
开源自立是操作系统自强的根力量。如果说软件定义未来世界,那么开源引领软件未来,将为数字创新提供千里沃野。中国的操作系统产品和开源社区关系密切,而且需要在根技术领域加大投入,汇集开源之力,构建自主创新根基。
最近两年,信创纵横联合信创咨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公众号,连续在2021年初及2021年末,先后推出了“2020年度信创领域十大事件”以及“2021年度最看好的国产打印机复印机”榜单。点击如下图片链接,可回顾往期内容:
安东简介:“信创纵横”、“信创咨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号创始人,专栏作家;北京市人社局评定高级工程师、评标专家;中国工程咨询协会认证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本硕均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智能交通(双一流学科);在信创产业及政策、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从事咨询研究工作多年。欢迎交流合作!微信号:andon90